3773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事业单位招聘 - 广东 - 正文

2021年1月广东省阳西县新墟镇人民政府招聘劳动合同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公告

来源:爱考网 [2021/1/26]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根据《阳西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会议纪要》(西安办纪[2018]1号)的规定,经县安委办(阳西县应急管理局)和中共新墟镇委同意,新墟镇人民政府公开招聘劳动合同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1名,具体负责镇安监工作的日常巡查、隐患排查、协助执法、配合应急救援、事故调查、信息收集和县应急管理局交办等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纪律观念强,工作认真负责;
(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三)年龄要求18至35周岁(年龄计算截止日期为2021年1月1日);
(四)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
(五)阳江市户籍;
(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七)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或其他不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不接受报名。
二、用工方式和薪酬待遇
本次招聘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与阳西县应急管理局签订劳动合同。
与现在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薪酬待遇一致。
三、招聘程序
按照发布招聘公告、报名、资格审查、考试、体检、公示和录用等程序进行。
(一)报名
1、报名时间:2021年1月21日至1月31日(节假日除外);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2、报名地点:阳西县新墟镇人民政府组织人事办公室(新墟镇新正街68号镇府大楼三楼);联系电话:0662-5795446。
3、报名人员须提供的资料和证件:
(1)《阳西县新墟镇公开招聘劳动合同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报名表》(需张贴小一寸近期彩照,具体表格见附件);
(2)有效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学历证、学位证(无可不提供)、计生审核表等原件和复印件;
(3)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及无参加非法组织证明。
(二)资格审查
报名的同时进行资格审查对资格审查合格者发放准考证(领取时间待通知)。报名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或录用资格。
(三)考试
按实际报名人数开考,采用“笔试+面试”的方式进行。笔试、面试成绩均采用百分制。笔试和面试成绩均设定60分为合格分数线。
1.笔试
笔试时间:具体时间、地点以准考证为准。考生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参加笔试。
笔试时间为120分钟。
笔试内容包括行政能力测试、安全生产专业基础知识测试和申论。
在笔试成绩合格者中,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按招聘人数1:2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如进入面试人员达不到1:2,笔试成绩合格即进入面试。
笔试成绩和面试名单于笔试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在阳西县人民政府政务网站(www.yangxi.gov.cn/)公示。
2. 面试
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方式,主要测试面试人员的专业知识、临场应变和综合分析等能力。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3.考试总成绩计算
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考试结束后,根据考生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按拟聘人数确定等额的体检人选。报考考生总分相同的,按笔试成绩高低顺序确定名次,如笔试成绩仍然相同的,按面试主评委给分高低顺序确定名次。
(四)体检
考试结束后,按考试总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名单。体检时间、地点、具体参加体检人员名单及体检注意事项另行通知。如出现体检不合格或放弃体检的,可依次递补体检人选。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个人负担。
(五)确定拟聘人员、公示
体检、考察合格者确定为拟聘用人员,在阳西县人民政府政务网站(www.yangxi.gov.cn/)上公示7个工作日。
(六)复核
拟聘用人员在阳西县人民政府政务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后,由新墟镇人民政府报阳西县应急管理局,由县应急管理局对拟聘用人员录用资格再次进行复核。
四、有关问题说明
(一)准考证是考生参加笔试、面试、体检等各环节的重要证件,请妥善保管,遗失不补。考生参加考试时,必须同时携带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证件不齐者,不得参加考试。
(二)报考人员应提供准确的电话联系方式,确保可随时联系,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行承担。
(三)聘用人员如在报名、考试、体检、考察等招聘环节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取消应聘资格或予以解聘。
(四)已聘用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阳西县应急管理局报到,逾期不能报到的,不保留聘用资格。
(五)其他公告未尽事宜,由阳西县新墟镇人民政府或阳西县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阳西县应急管理局咨询电话:0662-5553833;新墟镇人民政府咨询电话:0662-5795446。
微信公众号查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您可能喜欢的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闽ICP备08106227号-4 闽ICP备08106227号-2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1461号

本站信息来自于官方网站及新闻媒体, 如有侵犯您的隐私请联系我们: